光伏发电成本也已经接近煤电上网价格。
更令人惊讶的是,中联科伟达一位强调不要写他姓名的高管说,这里离市场和原材料都很远,也不知道领导当初为什么要在这里搞光伏产业。射阳是我们发展光伏组件产品加工出口的最佳地方,依托港口条件我们初步估算仅集装箱一年运输的成本,就可以节约3个亿。
吉阳控股旗下天长、霞浦等地员工,以及新余总部多位员工及中层干部表示,吉阳控股八大基地的生产归由北京总部负责,目前除了新余总部,其它基地的生产线已基本停产。光伏寒冬,冻了谁的蛋糕?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清白喊冤还是不打自招?无中生有的产业,所为何来?在广西,最先、最敢向太阳借光的是兴安县。《广西日报》则在10月21日报道称,吉阳控股与防城港市签约,将在该市投资60亿元,主要生产10G瓦光伏组件及配套产品。作为吉阳新能源母公司的吉阳控股总部结算位处新余市,下属7家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产品和光伏应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其董事长为孙良欣。新余下村的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说,新余光伏基地名为吉阳恒基。
安徽吉阳计划投资30亿元,对应产能2GW。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冲动下,光伏企业获得了保姆式的政策扶持,从土地到融资都获得极大便利。埃斯特雷马杜拉和加利西亚公布一份报告以确定暂停补贴的适用性,发现其对解决西班牙赤字的影响将十分有限的。
2012年一月二十七日通过的皇家法令11/2012暂停对新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预分配流程和补贴。埃斯特雷马杜拉和加利西亚地方政府日前向西班牙最高司法机关宪法法院提出申诉,反对西班牙政府暂停补贴2012年一月二十七日通过的皇家法令11/2012暂停对新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预分配流程和补贴。媒体平台欧洲新闻社(Europa Press)报道,该报告表示,由于该法令由议会仓促通过,其违反宪法。
埃斯特雷马杜拉和加利西亚公布一份报告以确定暂停补贴的适用性,发现其对解决西班牙赤字的影响将十分有限的。埃斯特雷马杜拉和加利西亚地方政府日前向西班牙最高司法机关宪法法院提出申诉,反对西班牙政府暂停补贴
11月28日,天合光能向非洲马拉维的三个社区服务中心捐赠太阳能组件,以改善当地医疗条件为契机,将眼光开始投向非洲。非洲国家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还有土地资源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竞争优势。非洲的太阳覆盖率非常好,如在南非、摩洛哥和埃及这些地区有着非常好的日照资源。Visezi诊所为当地社区2770人提供医疗服务,在去年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前该诊所由于没有电,无法在夜间提供正常的医疗救助。
持谨慎态度的不止是英利自己,天合光能对于进军非洲市场同样谨小慎微。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仍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没有电力的环境中,这其中的80%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2011年凄风苦雨下,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达到了358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占据了57%的份额,与此相对,非洲市场不到1%。相比欧美成熟的市场,非洲等新兴市场有其自身的特色。
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非洲最大的项目只是在肯尼亚的一个50兆瓦发电工程,其他则多数属于小打小闹,更多的是在试探市场,没有成型的项目。英利曾经在非洲进行过尝试,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那里的安全问题、经济问题、政策都不明朗。
10月30日,乌干达政府代表团来到中国,向中国企业介绍该国在光伏领域的信心,成为了重要议题。乌干达总统府特别助理卡巴维扎表示,乌干达对于光伏产业有相当大的优惠政策,比如投资进出口免税,政府还可以帮助企业提供土地等。
据介绍,天合捐赠的太阳能组件将与一个电力储能系统配套使用,可为以上三个设施在夜晚和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提供照明。市场门槛低、需求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当地没有相关企业、不会出现反倾销问题都是非洲的独特优势。天合光能现在对非洲市场没有什么大的投资。我们对全球光伏市场进行梳理,到2016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将突破50GW,IMS分析师谢峰表示,中东和非洲的市场的确呈现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1.6GW增长至2012年的4.9GW。在中国光伏企业对非洲市场看好的同时,非洲国家也向中国企业伸出了橄榄枝。下一步在中国与非洲的南南合作项目中,将把光伏产品纳入到援助非洲的范畴。
8倍的未来?美国、欧洲、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围追堵截的消息连续不断,大面积开拓新兴市场成为了度过寒冬的必然,世界范围内,非洲成为拯救行业的一个可能的选择。非洲是有不少优势,但是不确定性太大,这样的市场不适合发展大规模投资,更适合中小企业的短平快项目。
谢峰表示,这些都需要解决。非洲市场则没有这种障碍。
得天独厚的日照条件、电力市场缺口巨大、大面积适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非洲有着不可估量的太阳能电力资源。馅饼还是陷阱?非洲市场能否成为中国企业的新增长点?行业没有统一答案。
英利集团宣传部人士介绍。不过对于多数中国企业来说,非洲还是一个与贫穷落后、战乱饥荒这些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的字眼。欧美属于成熟市场,其商业环境、交易环境都是可控的。正经历漫长行业严冬的光伏企业们似乎找到了新的大陆,非洲光伏市场5年增长8倍的预期,吸引着中国企业的目光的同时,悠着点的声音亦同时响起。
唯一的例外来自尚德,2012年南非能源展上,尚德签署了投资3.5亿美元以上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以2010年英利集团赞助南非世界杯为契机,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开始进入非洲视野,并逐渐建立了良好声誉,但一直扩展艰难。
英利曾经在非洲尝试过,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那里的安全问题、经济问题、政策都不明朗。早在中国光伏业如日中天的岁月里,就曾有建议中国光伏企业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以转战南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
谨慎的选择非洲市场看似广阔,一切皆有可能,但其中甘苦冷暖自知。中国光伏企业进军非洲市场,从理论上说有着独特的优势。
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黄文航11月22日表示。同时,中国光伏产业整体上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相对于欧美企业,中国产品价廉物美,具有价格优势,再加上丰富的生产和安装经验,为进军非洲太阳能市场奠定了基础。天合光能与Innovation Africa的合作开始于2011年5月,天合为坦桑尼亚Bagamoyo区的Visezi诊所的太阳能系统安装提供光伏组件。同时,为光伏产品进军非洲创造条件,鼓励企业抱团出海,正在成为国家策略。
天合光能公关总监范睿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我们做的是公益项目。IMS Research预测,未来非洲市场将出现迅速的增长趋势,容量将从2012年的160MW增长到2017年的1.4GW,5年时间内将出现8倍的扩容,为中国企业复制欧美市场曾经的业绩带来了可能。
非洲市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发展光伏产业的话,需要更多的资源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融资能力欠缺。但是对于成熟市场来说,所有规则都是既定的,只能在其范围内活动,而这些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并不是毫无保留的欢迎。
非洲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图表明,相同的光伏阵列,非洲产出电力比中欧要高出一倍。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取决于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各种跟踪系统的配备等,还与所在地域的纬度、阳光质量等密切相关,而非洲的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